中国传媒大学官方自考助学
中传自考
中国传媒大学自学考试助学平台
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官方助学平台
中传自考助学平台-中传未来-中传硕博
www.cuczikao.com
梦想从这里启航,未来期待你的加入
中传自考本科报名
优惠
【黑龙江】公共关系学
    发布时间: 2025-05-09 16:59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传媒大学 公共关系学(专升本)专业

报考简章

【学校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 1954 年,2004 年 8 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67 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学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现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2个国家“一流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2 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 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 2 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3 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 4 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 个专业硕士类别,84 个本科专业。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被评为A+学科,艺术学理论被评为 A-学科。



学校是国家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科研资源丰富、实力雄厚。现有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视听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基地、首都传媒经济研究基地、数字动画技术研究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 13 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数字媒体工程创新引智基地、智能融媒体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媒体融合与视听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3 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国际中文教育传播研究中心、中外人文交流宣传研究中心、国家广告研究院等 12 个其他高级别科研平台和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院、互联网信息研究院等 32 个校级科研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学校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履行服务于社会的职能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均为学校优势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为每个开考的自考专业配备了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各级教师,梯度完整,专业方向明确。全部师资均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和业界资深专业教师。以为广大自考考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理念,以培养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为目标,坚持从社会需要和考生实际情况出发,向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型职业型定位的发展方向,以一流的师资、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先进的硬件设施、高素质教师队伍,为考生的学习和考试提供全程的指导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自考介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国家考试,国家承认学历。考试采取单科考试、学分积累的办法,不受学期、学年制度的限制,考生通过专业考试计划全部考试科目后,在省级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内报名参加论文答辩,论文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加盖 “中国传媒大学”印章,符合中国传媒大学学位授予条件的考生,同时将获得由中国传媒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证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① 权威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国家考试,国家承认毕业者学历。

② 开放性。参加考试的人可以不受年龄、性别、已有学历、职业(特殊专业除外)民族、居住区域、身体条件等限制。

③ 灵活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采取单科考试、学分积累的办法,不受学期、学年制度的限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考试的课程及课程门数,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安排自己的考试进度。

④ 效益性。对个人讲,参加自学考试相比进入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投入的资金要少,是一条投入少、效益高、接受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


【报考优势】

1.  学校特色: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传媒类专业学科排名位居全国首位。

2. 专业特色:开考专业均为新型特色专业,突出应用能力、重视国际化、强调复合型素质人才培养。

3. 学习方式灵活:考生可自定学习计划考取学历证书。

4. 助学过程提供线上辅导及考前复习资料,复习资料是聘请有丰富的自学考试教学辅导经验的师资精心撰写,提高考生的复习、备考效率。

5. 证书认可度高:在多种高等教育形式(成人、网络远程、开放大学、高自考等)中,高自考毕业证书在升学、就业、出国留学中社会认可度高。

6. 可申请学位:自考本科毕业生符合中国传媒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将获得由中国传媒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证书。



【开考专业】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层次

学科门类

考委

动漫设计

650120

专科

艺术学

黑龙江

数字媒体艺术

130508

专升本

艺术学

黑龙江

网络与新媒体

050306T

专升本

文学

黑龙江

公共关系学

120409T

专升本

管理学

黑龙江


【报名条件】

1、报考黑龙江省自考专科层次的考生不受报名条件限制。

2、报考黑龙江省开考本科层次的考生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方可报考:

(1)持有国家承认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层次的毕业证书且已在学信网进行电子注册。

(2)参加我省自学考试专科专业考试且有五科以上合格成绩的在籍考生。

(3)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在读生(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学籍状态为注册学籍或报到入学)。


【报名办法】

新生报考与缴费,包括网上提交注册信息、网上选择报考课程、注册审核和网上缴费四个环节。考生须登录“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港”(https://lzk.hl.cn/zk/)进行报名报考。具体报考时间以报考公告为准。


【考试课程和时间安排】

笔试课程每年4月、10月参加由黑龙江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非笔试课程和实践课程参加3月、9月由主考学校组织的实践环节考核,各专业考试课程和时间安排详见“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港”(https://lzk.hl.cn/zk/)考试通知为准。


【日常助学辅导】

助学辅导以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帮助考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大纲所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习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能力,帮助考生解决学习中难点问题。

按专业考试计划制定的助学计划,采取线上助学方式为主,考前面授串讲为辅,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助学方式进行,考生可以在自考平台 http://cuc.zikao.com.cn  或手机端 APP 学习,并有课后作业和考试测试题库,使考生快速记牢各项重点难点。同时,定期组织线上答疑及考前组织线下面授串讲,结合助学平台丰富的题库和作业,帮助考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考前过程性考核,享受加分政策】

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试行办法》(考委[2010]1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助学综合评价标准体系(试行)》(考委办函[2013]9 号)等有关规定,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每年 4 月和 10 月考期均会开展面向社会的网络助学。广大社会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指定平台,参加当前平台上线课程的网络学习,并享受相应的过程性考核政策。采取考生自愿报名的原则参加学习,实施网络助学综合评价的自学考试课程的最终成绩按比例组合而成,其中全国统考笔试成绩占60%,网络助学综合评价成绩占 40%,即最终课程成绩=网络助学综合评价成绩*40%+统考笔试成绩*60%。具体详见“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 ( https://lzk.hl.cn/zk/ )当期面向社会的自学考试网络助学报名选课的通知。


【费用及教材】

报考费:根据黑龙江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标准,笔试课程报考收费标准为45元/科,实践课程考核费100元/科次,论文指导答辩费400元/人次。

统考课助学费:按物价主管部门报备标准执行 

教材:考生可按教材目录自行购买。


【考试信息查询方式】

报名考生的考试信息查询均在网上进行,考生登录“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港”(https://lzk.hl.cn/zk/)查询笔试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场及座位等考试信息。


【《准考证》打印】

考生可于考前一周自行打印准考证

登录“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港”(https://lzk.hl.cn/zk/),查询、下载、打印准考证,要求普通A4纸打印(黑白、彩色均可)。


【考试规定】

考生凭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考生除携带 2B 铅笔、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直尺、圆规、三角板和无封套橡皮等考试必需用品外,不要将其他非考试物品带入考场座位,非考试物品都应摆放在监考员指定位置。严禁携带各种通讯工具进入考场。迟到十五分钟后不得进入考点参加考试,考试结束前三十分钟方可退场。除数学科目外,其他有特殊计算要求的考试科目可携带没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报考有制图、绘图内容的专业的考生,参加专业课考试,可携带制图仪器和绘图工具。考生要将答题卡中“考生笔迹确认部分”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完整地抄写在卡中规定区域内,如未按要求填写,该科考试成绩无效。

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对于违规行为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刑法修正案(九)》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处理。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2015 年 8 月 29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考试成绩

考生可在考后的四十天登录“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港”(https://lzk.hl.cn/zk/)查询成绩,考生对考试成绪如有疑议,可在公布成绩复核的时间内按要求申请复核。

 

【自考毕业证书的效力】

《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获得者的待遇与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相同”,可以考研、出国留学等。


       


【强调事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属于国家教育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个别招生机构承诺“无需学习”、“写满就过”、“免考包过”等内容均为虚假违规宣传,严重破坏国家学历教育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重影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社会声誉。考生要谨慎选择报名途径,勿信虚假宣传,谨防上当受骗。考生参加自学考试,须严格遵守国家教育考试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考试纪律,文明应考、诚信应考,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秩序和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





公共关系学(专升本)

专业代码:120409T

专业名称:公共关系学

专业背景:

随着全社会的蹄界融合式发展,社会需求也趋向综合。特别是新媒体渠道的快速发展,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机构都越来越重视公共关系人才建设,公共关系学作为传播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专业,它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对新型人才的需要,也符合教育部鼓励设置跨学科新兴本科专业的指导思想。

中国传媒大学公共关系学专业是全国首家进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点,并且是在京高校唯一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点,公共关系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专业排名居全国高校首位。在国家与城市品牌形象、政府公关、企业声誉管理、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国际传播等领域有丰富研究成果。专业课程设计贴近公共关系横断学科特点,与公共关系与传媒行业实践变革同频共振,并充分吸收了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工商管理、人文社科、美育等优势学科课程。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学科交叉,文理兼收,培养面向未来的“新文科”毕业生。学校公共关系系传承了中国传媒大学“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人才培养原则和科研、教学双驱动的优良传统。公共关系学专业依托学校四大科研基地(公关舆情研究所、广告主研究所、危机公关管理研究所、战略传播研究所)孕育了八大研究领域,包括:①国家形象研究;②公关舆情研究;③企业公关实务研究;④危机公关研究;⑤营销公关与品牌能传播趋势研究;⑥发言人策略与实务研究;⑦企业门文化与CI战略研究;⑧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丰富的定的科研成果有力支撑和推动了本专业的教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系统的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新媒体环境中公共关系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从事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组织形象管理事务相关的调查、咨询、策划与实施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公共关系、新媒体、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公共关系方面的实践技能和良好沟通能力,具有传播管理、社会调查、公共策划和危机公关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①掌握公共关系、新媒体、传播学、广告学、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②具有较强的公关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传播沟通能力以及公关策划能力;③具备熟练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公共关系实务活动的能力;④熟悉国家公共关系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准则;⑤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开展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⑥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信息管理基本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新知识、新技能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就业前景:

公共关系服务于各个行业,政府、企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社会对该专业有着极高的认可度。对于具备公共关系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公共关系学专业毕业生具备广泛的就业领域和发展前景,可以在媒体与传媒行业、公共事务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新兴领域如社交媒体与数字营销中找到就业机会。同时,他们也可以选择创业,并通过提供专业的公共关系服务来实现个人发展。


考研方向:

公共关系学专业考研方向主要包括:  本专业方向(公共关系学、传播学公关方向);  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就业广;  管理学类(企业管理、公共管理);  新兴领域(数字营销、舆情分析);  国际关系/社会学(适合跨文化公关研究)。也可选择MBA或海外深造(如战略公关、品牌传播)。